浅谈淮南广播电视台网络安全
发布时间:2014-08-11 08:56:37 阅读次数:5227
在我国,广播电视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处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台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电视播出系统是电视台内、外信号的汇集中枢,担负着向外界传送转播整个电视台节目的任务,是电视台直接面向广大观众的窗口。所以要求播出系统稳定、易于操作、安全可靠。安全是基础,安全播出是电视台播出部门的首要工作。要做到安全播出,对播出系统进行科学的管理是很重要的。安全播出的基本要求是不停播、不错播、不间断。由于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导致播出中断,甚至造成播出事故,不仅影响播出的安全,还会影响到电视台的形象,所以作为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安全播出工作。
随着电视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节目的播出对节目质量及各种技术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录像机播出和盘带模拟播出已经无法跟上现代电视播出发展的步伐。大容量存储技术、数据传输技术以及视频压缩技术都日臻成熟,而淮南电视台也在进行全台数字化制作和播出的升级改造。
在改造之前,我台对播出安全进行了严格和细致的研究。播出的安全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一是设备安全可靠有足够的安全冗余方案;二是人员在操作上的安全,人员的素质决定了最终的播出安全。但这两者之间又是相辅相成的。更专业的设备、更智能的防风险措施、更优异故障预警、更自动化的故障处理。都能辅助解决人员素质不够高的问题。故障的提前预警与设备限制性操作流程,能提前解决设备故障问题和约束被禁止的操作,减少人为失误。
至于硬盘播出系统的结构安全,我想大多数电视台工作人员都已经比较熟悉了。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制播网络方面的安全。作为IT技术与广电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台内网有着明显的IT特征,既带来了传统系统未有的优势,也带来了传统系统未有的安全难题,与传统系统相比,台内网的安全尤为重要。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发展,国内各级电视台纷纷投入大量资金搭建了高清、标清数字电视节目制作网络和播出网络。播出设备的兼容性增强,非编设备的改良,使的非编与播出系统可以实现直接的打包文件传输播出,全台一体网已经呼之欲出。全台一体网的建成,减少了二次上载设备的投资,减少了制作播出人员工作的重复性,使播出的资源共享性、实时性都大大的增强。
但是随之而来的病毒传播以及网络病毒攻击行为已经严重威胁电视台网络的正常运行。因为病毒等原因造成的停播、漏播、错播等事故时有发生,以至于至今有很多的电视台不敢直接把制作网和播出网进行连接。各制作网、上载网、硬盘播出网成为一个个网络孤岛,子系统之间采用复合或SDI信号更或者磁带进行数据交换。虽然这样安全风险比较确定,安全故障不易扩散。但这样既降低了工作效率,又因为节目素材重复的上载即损害了节目播出质量又浪费了很多上载时间,不能实现全台制播一体网。
地方台毕竟不像省级台可以为了绝对的安全,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网络之间完全物理隔离。从2005年我台上了第一套模拟硬盘播出系统开始,我台就开始在网络安全方面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思路。为了避免防病毒软件与非编软件、上载软件、播出软件或其它应用软件发生冲突,内网通常不安装防病毒软件,这就对内网的病毒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开始我们的内网是非常封闭的,不与外网连接。为了防止病毒进入系统,内网绝对不允许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如:光盘、移动硬盘、U盘等。视频素材通过录像机上载,绝对不会进入病毒。这样的内外网的物理隔绝,对系统安全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但是,各各部门怨声载道,编辑部门无法使用网上下载来的视频与图片,客户的广告常常变,每次都要重新上载,节目交流来的电视剧光盘也要通过DVD光盘机重新上载。高标准的的视频源通过DVD光盘机再上载一次,让我们的播出质量又回到了解放前。在内网我台是把光驱、USB口全部禁用,随着蓝光盘和P2卡的普及,使用蓝光盘和P2卡上载速度更快,查寻素材更到便捷,我们的完全封闭方案就给彻底打破了。总不能把蓝光盘和P2卡也通过录像机重新上载吧!编辑制作人员想用互联网上的照片,想点子用照相机在电脑屏幕上照下来再拷贝到非编网里,拍完照才发现,SD的读卡器也是USB接口的,还是用不了。有的只有用摄像机对着电脑屏幕进行采集,虽然这样也能使用,但图片和视频清晰度已达不到更高的要求了。
为了解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内网经常会遇到与外网交换数据的问题.将文稿、唱词文本或者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视频素材文件从外网传入内网使用.又或需要将内网里制作好的电视节目文件传到外网。在内网禁止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后,就需要提供另外的机制,在内外网之间交换数据。首先想到的办法是建立一个安全的网络连接, P2卡,蓝光光盘,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存储介质必须经过二次杀毒工作站扫描,而且是不同的杀毒软件,确认没有携带病毒之后才允许进入系统。这样的方式看起来安全性还是比较高的。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却发现不少的问题,如:杀毒软件忘记升级、新品种的病毒杀毒软件不能识别,杀移动硬盘病毒时时间太长,操作人员一边杀毒一边就开始拷贝素材了。虽然大多数都是人为操作上的失误或防毒意识不够强烈照成的。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杜绝这样的事情发生。我台为了广告部门工作方便,单独设立一台非编工作站作为外来移动存储可以直接使用,经过初编后以复合信号至广告编辑网,这样使用看似方便,但经常被病毒侵害,甚至有一次有一种病毒非常厉害,只要把U盘插在机器上,杀毒软件就直接被病毒给毙了,连图标都没了,这样的系统我们运行了多年,只是没有更好的办法。由此照成我们的系统曾多次被病毒感染。每次感染后都要重新安装系统的。有时外来的宣传片需要直接上载到非编网、上载网,我们也就只能查杀是否有病毒存在,这让我们工程技术人员天天提心吊胆,这也严重影响了电视的安全播出。
直到后来,独具慧眼的天虹公司研发人员发现了我们苦衷,希望帮助我们解决这样的难题。这个问题不是我们一个电视台啊,全国的电视台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天虹研发人员的努力下独具创新的发明了白名单模式的隔离墙。当天虹的人员一开始介绍这个产品,我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希望第一个试用这样的产品。虽然我没有成为天虹PSC1000的第一个用户,但我台还是使用上了这款病毒隔离墙。
PSC1000病毒隔离墙是一款白名单模式的病毒隔离墙,它是通过对视音频文件内容进行识别,并判断是否是安全可靠的文件类型。如果符合文件标准的素材才允许通过。你要随便找个文件,把可执行文件改个扩展名改成mpg文件,那也是绝对通过不了病毒隔离墙的。这样也就把各种可能是病毒或不是病毒各种可执行文件等,只要不是我们需要的视音频文件全部隔离在外了。真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啊!它可以识别的文件格式如:MPG、MXF、AVI、BMP、JPG、TGA、TXT等等,几乎涵盖了我们电视台所有用到的各种文件格式。关键是这样的病毒隔离墙再也不需要升级,再也不会存在管理员忘记升级病毒库的问题,也不用害怕那种“一插上就能把杀毒软件的关闭的高级U盘病毒”。让操作人员想省事也没办法绕过去了。从设备使用逻辑上直接杜绝了人为失误。这样的专业的设备既解决的设备的安全,也解决了操作人员工作素质上的安全。
天虹的PSC1000系列病毒隔离墙还有两个版本,一种是PSC1000移动介质病毒隔离墙,一种是PSC1000网间病毒隔离墙。移动介质病毒隔离墙是一个连接外部存储设备和内部局域网计算机的中介设备。它用于使本地计算机和USB、DVD光盘等存储设备之间快速、安全传输数据,同时又对USB、DVD光盘等存储设备上的病毒进行有效防范、并隔离,保障网络中的计算机安全;网间病毒隔离墙用于使台内网与外网,以及非编网与播出网等各个子网络之间在保证数据快速、安全传递的同时,确保各个子网内部的网络安全,防止病毒从中毒的子网络向其他子网扩散,它具有高效、灵活、用户透明等特点。这样两个版本更增加了我台在使用上的灵活性。特别是是PSC1000移动介质病毒隔离墙,对我台台内网与台外网的信息交流很方便,不论是光盘还是移动硬盘包括UP都能通过是PSC1000移动介质病毒隔离墙直接使用,使得各编辑部门灵活使用英特网上的各种图片和视频,也及大的方便了广告部门经常更换广告图片和视频。
淮南电视台运用天虹网络安全设备已经运行了两年多的时间,设备工作安全可靠,我们也定期进行了网内的病毒检查,没有发现网内病毒。充分解决了我台各网络之间资料的相互交换,从而使各制作网、上载网、硬盘播出网都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大增加了工作效率。
(作者单位:淮南广播电视台)